初尝树莓派
初尝树莓派
说明
因为疫情封校期间时间过于充裕,于是乎选择吃个树莓派来丰富一下自己。作为一个第一次接触硬件的小白,选择树莓派的原因是社区资源较丰富,遇到bug能在网上找到思路。
准备(小白的贫穷装机
- 64GB micro sd卡
- 读卡器
- 树莓派4B 4G
- 手机充电器(15w)
- 5寸触控屏
- 3000MA UPS锂电池
- 风扇
- 摄像头
- …
选择树莓派系统镜像,烧录
下载镜像
我选择的是ubuntu20.04,至于原因(就是centos用腻了,一直想着试试Ubuntu)
选择下载ubuntu官方镜像,也可以直接在Raspberry Pi Imager中选择烧录顺便下载,但速度肯定是偏慢的了。
格式化SD卡,并烧录
把准备好的SD卡插入读卡器,使用SD卡格式化工具PanasonicSD 格式化。
在官网下载烧录软件Raspberry Pi Imager
安装 Raspberry Pi Imager后,插入Mirco SD卡,在选择操作系统(Operating System) —> 使用自定义镜像(Use custom) 选择刚才下载好的镜像文件,然后在 选择SD卡(CHOOSE SD CARD)中选择对应的 SD 卡,最后点击烧录(WRITE)。
开启ssh和配置WIFI
背景:校内使用校园网,没有路由器和网线的情况下就用电脑开启热点,然后找到树莓派连接后的ip再进行ssh连接。
没有HDMI线连接屏幕,触控屏也是再安装桌面的包后才有画面
开启ssh
再烧录好的SD卡中的system-boot分区根目录下,创建ssh文件(无内容无后缀)
配置WIFI
在根目录下有个network-config的文件,这个是烧录ubuntu后自带的网络配置文件
1 | version: 2 |
配置完成后,现在可以拔出SD卡,插入树莓派,然后正常上电开机了。
使用配置
在烧录好后,着手开始进行一些配置。
远程连接
第一步先进性远程连接的配置,这样可以更方便敲代码(ctrl cv)。
在学校没有路由器,于是用电脑开启热点连接,如图为win10移动热点的信息,可以查到树莓派的内网ip。
通过内网ip用xshell连接,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就可以远程操作终端了。
换国内源
装好系统之后自带的源下载很慢,因此为了后续方便,第二步进行换源
1 | sudo vim /etc/apt/sources.list |
清华源如下,也可以自行搜索使用中科院阿里的源。
1 | 默认注释了源码镜像以提高 apt update 速度,如有需要可自行取消注释 |
更新操作
1 | sudo apt-get update |
安装桌面环境
1 | sudo apt install ubuntu-desktop |
可以连接触控屏查看或远程桌面(vnc,windows自带的也可)
开启蓝牙
刚好有一个闲置的折叠蓝牙小键盘,于是用树莓派连接一下
安装bluetoothctl
1 | sudo apt-get install pi-bluetooth |
输入命令,超时则重试
1 | sudo hciattach /dev/ttyAMA0 bcm43xx 921600 noflow - |
进入bluetoothctl
1 | sudo bluethctl |
开启蓝牙
1 | power on |
可被发现
1 | discoverable on |
搜索设备开启/关闭
1 | scan on/off |
连接设备
1 | 首次配对 MAC地址 |
也可直接从桌面版上开启链接(
更改wifi
从上面初始化修改network-config文件连接wifi后,登录桌面版打开WiFi会发现搜索不到其他WiFi,一开始以为是WiFi驱动的原因,但是可以连上电脑开启的热点,所以排除,最终判断是network-config文件的锅。
修改WiFi配置文件
1 | vim /etc/netplan/50-cloud-init.yaml |
注释掉之前添加的即可
加UPS电源
自制小机箱
待续…







